leyu乐鱼

网络教育范文10篇

  近年来,我国教育规模不断发展,肺炎的突然爆发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通过这次疫情反映出平时被忽视的问题,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开学季的到来,全国依然处于疫情期间,开学的日期不得不延后。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要求,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已推迟。为保障“推迟开学不停教、不停学”,在疫情的防控期间全国中小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在正式恢复上课后,再对已在线讲授的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和复习,以此来减少对教育的影响。

  在疫情时期,网络教育有了发展空间,当大部分产业还在观望时,网络教育产业迎来时机。疫情的爆发虽然影响了现有的传统教育,也让教育出现了“拐点”,促使着理想化网络教育早日到来。1.1政府机关积极参与指导工作。在疫情的防控期间,各个省都了有关这段特殊时期关于开展网络教学的指导意见。各个地区按要求展开网络授课,让中小学生在家开启了新的学期。各市教育局做好各地各校的网络教学的指导工作,结合互联网技术为中小学师生提供在线直播授课、师生课堂互动、教学内容回看、课后作业、课堂测试、考试等服务。为了保证网络教学质量,一个可靠的网络平台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不同的线上教育方式,提高网络教育质量。2020年2月17日中小学生开始了网上学习,老师开始网络授课,“停课不停学”工作也是打赢防疫阻击战的一部分。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充分备课,最大的限度减少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1.2网络教育平台提供技术支持。阿里旗舰的产品钉钉提供直播授课平台,慕课、网易公开课等提供教学资源。除了中小学生的正常教学外,许多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开放了网络教育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例如清华大学搭建网络环境为大家提供免费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教育部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在线教育教育资源等。由于学校不能复课,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一批在线教育平台迎来爆发的春天。雨课堂打破课时教室的时空限制,实现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预习习题、微课视频等在课前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点的梳理,由此,课堂的时间就释放出来让教师可以进行更多课堂互动,激活课堂教学。[1]

  线上授课已有一段时间,主要以两种形式为主,直播、录播。授课内容的结构大致为PPT+教师讲解+慕课等平台资源+课堂考核。在上网课时,经常会有学生迟到或早退,学生对网课的时间观念较低,对课程的专注度不高,很容易走神,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利用电子产品上课易对其他的软件产生兴趣,老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情况,并且大部分家长表示无法对儿女进行监督。普遍认为在线复课学习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重在基础,学生的自制力差,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但网络教育,学生、老师在网上的互动基本靠文字,降低了课堂的互动效果。如何提高学习质量成为当下大热的话题,充分利用开放的教育资源,形成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的体系,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线上复课必然有效推动在线教育的进一步普及,但后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成为发展的关键。

  在线教育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名师优势,疫情之后加速市场调整,听过名师讲课的学生,将再很难将就普通老师,在线教育必然迎来一波爆发期。未来线上教育与线下融合也是必然趋势,网络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并存。3.1网络教育的优势。在疫情下,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尽全力为广大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网络上授课在保证学生教师安全的同时又可以进行教学工作,减少了疫情对教育的影响,以及一系列涉及的考试等方面。网络教育学习方式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网络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依靠网络技术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将好的教学课程共享,方便学生们的学习。网络教育沟通方便,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和课程的老师进行沟通、解惑答疑。网络教育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特有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督促同学学习。现代在线教育是一种基于融媒体的在线教育,一种“在线+”教育,其独特内涵是:用适合教育内容特征的方式来选择信息媒体与网络平台,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表达教育内容把教育内容搭载到最具吸引力的媒体载体中去,努力创造出一种基于“人———机”交互原理,多主体、多媒体、多界面互联互通的在线网络教育的劣势。学生的自制力有限,对课堂的专注度不够,降低了学习效率。硬件设施问题,虽然现在每个家庭都有电脑,但是电脑配置、网络质量、电脑配件设施等问题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并且与课程相对应的作业习题需要学生们自行打印,并不是每个家庭都会配备一台打印机。学生上网课的同时还需要家长的协助,家长复工忙于工作,没有办法参与孩子的学习。老师习惯传统的授课模式,授课形式的转变,平台软件的使用,备课的内容等都出现了问题。在线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都成为了如何教好一节网络课的问题。[3]网络不稳定、同一时间网络拥挤、学习环境等不理想,由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变为网络授课,延长了屏幕使用时间,对学生的视力产生影响。农村网络设施的不完善,特别是偏远农村网络信号弱或有线电视未通达地区。客观讲,网课教育适合职业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面对的是总想偷懒的学生,部分学生骨子里不想学习,没有动力,基础教育只能面授并督促。但职业教育是职业进修,有动力驱使,重视教育不能因噎废食。3.3网络教育的改进建议。授课方式、授课时长和课表做到灵活的调整,确保不增加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负担。网络授课延长了教师和学生们面对屏幕的时间,对视力造成了影响,为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视力保护,控制好在线的时长,降低对视力造成的伤害。在线课堂期间,我们需要加强与教育平台的联系,最好能建立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对平台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的发现在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疫情考验着教育培训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次科技对教育方式的助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手段的刷新,由单纯的录播无法实现与学生实时互动到现在的直播。老师通过教师端为在家的学生直播上课,线上可以批改作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借助语音连麦、视频互动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课堂。线上教学有别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课堂氛围与面授存在差距,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互动交流受到限制,因此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线上教学方式,引导和督促学生学习,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和互动性。[4]线上课堂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将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课堂测试及作业等信息,对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评估学习成绩。面对网络教育存在的弊端,需要考虑的是对现有的网络教育进行升级,扬长避短,发挥其具有的优势,对劣势进行改进,在线教育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习者可以高效、便利地学习,这种对原有授课方式的改变,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在线教育,也能够帮助学习者主动开展学习,提升学习质量。通过创新在线教育质量的管理途径,让其在发展中追求创新,也能为提升在线疫情后网络教育未来展望

  共享教育是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有效手段,要做到教育资源共享,网络教育平台是重要的手段,模块化教育也是继续教育和教育资源共享的其中一环。加快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是加快教育发展的产业化、规模化、革命化的重要举措。未来的世界将是网络教育大爆发的时代,若看不到这一点,将落后于时代的步伐。网络教育还可实现一些课堂上难以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通过互联网的模拟技术实现实验的操作。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在更大范围、更多人群中被接受和应用,但教育规律决定了在线教育实现质的飞跃还需时日。在2010年,我国提出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库。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长期研究未来教育的发展,他再次呼吁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库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本次疫情,让我们更快一步的接近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将真正优质的教师资源共享,从而真正的实现以低成本提供优质教育,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变革,它凸显出平时被忽略的问题,网络教育在过去应用范围小,受益人群较少,经过这次疫情,希望政府牵头成立一个共享资源、技术,打造统一平台,推进国家教育资源的共享服务,从而真正实现网络教育的理想化。

  [2]龙宝新.疫情背景下中小学在线教育高效化的行动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0(11):26-28;

  [3]付卫东,周洪宇.肺炎疫情给我国在线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2):14-18;

  [4]李克寒,刘瑶,谢蟪旭,王了,张凌琳,罗恩.病毒肺炎疫情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04(16):1-3;

  习在开幕式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度重视网络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网络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加快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进程,满足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公平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具有动态性、历史性、区域性特点。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思想方面,全民族不分男女都要有公平享有优质教育的观念。(2)目标方面,包括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质量公平。教育机会均等是指全民为满足自己学习需求享有平等的机会;教育质量公平是指全民具有平等优质的教育资源。(3)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国家在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制定和师资力量分配方面的公平。(4)过程方面,主要包括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需要,使每个学习者得到充分地发展。网络教育是指借助广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等传播媒体,进行教学内容传播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家南国农先生对网络教育的界定是“主要通过多媒体网络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1]。教育公平在网络教育领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教育机会均等;(2)教育资源均等。所有人通过网络都能获得相同的学习材料、教师资源和个人展示机会。网络教育突破了地区、种族和文化的限制,让人人都能获得同样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因此,网络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

  党的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表明教育公平是党和国家一直努力奋斗的教育建设事业,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政策。目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和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矛盾性。(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教育公平上。无论是在城市或农村、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人们都想获得相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致使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存在着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差距。在高等教育领域,这种区域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100强高校中,东部占63所,西部占12所。根据中国高等教育招生的惯例,每年高校招生数量都会向学校所在地倾斜,且主要生源来自于本地。因此,拥有较多高校的东部地区,能享受到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2015年中国区域高校分布及招生情况,如表1所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在资金方面,我国对东部地区高校投入要高于西部地区高校。这更加加剧了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从而整体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从省际来看,在相同成绩情况下,拥有京沪户籍的东部学生考取高校的机会要远远大于其他省份。2015年中国区域高校数量及招生人数占比情况,如图1所示。虽然国家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加大,但是这些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很好地保障某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和学习条件需要都无法满足。部分学生上不起学,甚至无学可上。再加上,因自然条件恶劣,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想来,也不愿意来,甚至来了也留不住,导致教育软硬件都无法实现公平。(二)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传统教学的任务性、工具性、利益性目的突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往往就是强化学生的认知,通过反复灌输,加大作业量,以及无休止的考试手段,以外在的压力驱动学生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期望学生按照教案的设计来学习,依照教学参回答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上课成为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只重视升学率,以相同方式对待所有学生,只要能够让学生升入一所好的学校,他们就自认为达到了教学目标,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往往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教师往往不太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导致教育出现不公平现象。(三)高等教育收费制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除军校学员、免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生不收取学费外,其他高校专业都要收取学费,以减轻高校教育费用增加的压力[2]。虽然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教育成本,扩大了招生规模,丰富了教学资源,从战略上来看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不断增加的高校学费,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已经达到或者超出了承受能力。《2017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乡村人口比重为42.65%,人口数为58973万人,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然占农村人口7.35%左右。虽然我国已经提出将于2020年消除贫困,但是要根本解决贫困问题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和过程。不断增加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让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再加上大学生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家庭选择让孩子尽早就业,使一些本该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的孩子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教育公平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政治的民主,但是作为社会公平的一部分,它又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想要享受最基本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要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社会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中,网络教育更有利于体现其价值。当今世界,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利用网络教育推动教育公平成为可能。(一)扩大网络教育覆盖范围,增强公民教育公平意识。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提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价值观支配着人的一切行动。利用网络教育来实现教育公平,首先需要增强全民的公平意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2015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截至2015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9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6%。此外,62.3%的非网民为农村人口,占我国农村人口总数的68.4%,而城镇地区非网民比例为34.2%,城乡差异明显。以上数据表明,城乡网络普及率和使用率存在差异,同样在接受网络教育的起点上也存在着差距。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差异显著的大国,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增加农村地区网络教育经费投入,以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起点的公平。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展了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网络教育招生、在校和毕业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3]。2014年至2016年,我国网络教育招生人数、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以及网络教育招生人员占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比例,如表2所示。虽然三年来网络教育招生人数比例有略微下降,但是网络教育招生人数总体呈增加态势,高等教育的人数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人们渴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公民只有具备了教育公平意识,才能去争取教育公平的权利,才能具有参与教育公平政策制定与改革的动力,也才能通过网络教育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二)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完善学习者起点诊断。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本身也有着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关系,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过程。针对网络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时所具备的知识及能力储备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在编制网络课程时,加强网络学习者学习准备的诊断环节,努力设法消除网络学习者的起点差异性。教育资源是影响知识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对不同学生提供具有差异性的网络学习资源,尽量弥补学生的学习起点差异,让每位学生获得相同的学习结果。同时,国家要加大网络教育投资,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搭建人性化的网络教育平台,让每个学习者能在不受时空限制的基础上学习最新理论成果。在200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明确指出:促进教育公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以及薄弱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倾斜。广东省“圆梦计划北大100”项目就是网络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最好例证[4]。(三)提升网络道德修养水平,更好发挥网络教育优势。斯坦福大学校长大卫乔丹曾说:“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不仅拥有做成事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拥有知道应该做什么的智慧。”[5]在自由、开放的虚拟世界里,拥有网络技能的人可能对社会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在网络教育过程中,有些学习者由于道德情感缺乏、认知不健全和行为失范,容易在混杂的网络世界里自我迷失和导致理念偏离。因此,提升公民网络道德修养,也是规范网络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一方面,面对丰富多彩的互联网资源,学习者要具有甄别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优质的网络教育需要具有高超教学技能和高素质信息素养的教育者来实施。优秀的教育者能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对培养具备良好道德、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党的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告指出教育公平不仅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且还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胡德海先生说:“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充分的教育机会,开放的、多元化的教育体制和灵活的学校制度,即终身教育的社会环境和体制。”[4]网络教育为教育公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环境,国家教育部门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人。

  [1]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3.

  [4]杜华伟.伦理学视阈下的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J].电化教育研究,2012(3):14.

  2、充分理解开展网络教育高校的学科教学,教学内容分解辅导教师应将一学期教学内容按周进行分解,保证每周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并确定每周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比如某周教学内容较难,可以采取集中面授的形式去辅导,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及时答疑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疑问,辅导教师应及时回答,答疑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对于理工科的学生,答疑最好是面对面的。对于有集中性的问题应采取集中辅导的方式,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4、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一般都是以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网络教育高校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这些名牌大学一般都提供完整的学科教学资源,但是教学的对象是针对有一定学习能力、一定的知识水平的人群的。而由于网络教育采用宽进严出的入学方式,学生的知识水平一般较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除去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外,应根据每周内容的难点、重点以及本周学生提出的疑问及网络教学资源制作相应的视频教学文件,及“微课程”,对其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同时应有文字说明,在最后应增加历年于本周教学内容有关的考试试题,并给出解答,以帮助学生应对期末考试,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制作的课件应有以下特点:(1)使用方便(好用)。优秀的学习资源应方便于学习者使用,应做到“点击”即“可见”,减少技术门槛儿。考虑到成人继续学习的特点,应方便使用各种网络终端学习;(2)教学内容全面,难点、重点明确(够用)。优秀的学习资源应当是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全面,符合成人继续学习的特点。教者应按教学大纲的安排,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研究,合理的划分课时及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并指出每节的难点、重点,并合理地利用文字、图片、视频讲授等手段完成教学内容。建议难点、重点内容应采取视频讲授并配以文字教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加强学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3)结合考核完成每节的教学(适用)。成人继续学习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教者提供的学习资源应当有助于学者完成相应课程的考核。这就要求教者对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深入研究,结合历年考核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例题、问题的形式提出,以加深学者对知识的理解。建议课件应采取以下文本结构:题目:XXXXXXX教学难点、重点:XXXXXXXX内容:(文字)(包括重点习题、例题及题型)XXXXXXXXXX教学内容的讲解(视频)历年考题及解答XXXXXXXXX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和深度逐渐发生巨大变化。提高效率是企业搞信息化的最根本目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了衡量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样,在我国,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工作也已经开展多年。教学不再是以往简单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模式。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在整个教学行业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此前,教育信息化的讨论对象大部分集中在高等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领域。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据调查显示,2007年,随着政策侧重点的转移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热点也在发生剧烈的迁移。高教市场需求放缓,普教市场增长平缓,职教市场崛起在即。因此,职业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网络教育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讨论的热点。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在校学生超过万人的技工院校,始建于1974年。回顾过去的30多年,大部分时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黑板、讲台、粉笔加实习工厂。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在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如前所述,信息化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我们也知道,信息技术正在全面改革教育的面貌,快速推进教育的改革。尤其网络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使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的范围,创造了一个充分开放的教育环境。Internet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习者充分、便捷地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国家充分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只有全面展开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网络应用于教学,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发展中的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近两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笔者所在学校的招生规模一再扩大。除了肩负过万名来自全省各地,甚至华南各地的学子的教育。还承担了广东省退役士兵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这些为数众多的学生被分散在广州市内各个校区。有的相距数公里,有的相距数十公里。各校区之间的管理既独立又统一。在这种环境下,为了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认为网络教学是个十分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网络教育提供的平台,实现对教学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利用校园网、internet,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开展学习,充分体现网络教育的优点。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一个完整地网络教学平台应该由三个系统组成: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权限认证等教务管理功能;

  2)网络教学子系统:提供一系列的网络教学支持工具,如多媒体授课、网上答疑、网上考试、网上作业、交流工具等等;

  3)教学资源管理:以学科为单位,集中管理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包括媒体素材(文本、视频、音频、图形、动画等)、优秀作品、测验试题、典型案例、文献资料等等。

  本文的前几部分介绍了网络教育的优点,网络教育的结构。然而,我们也知道,尽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信息化与教育相结合并非易事,网络教育并不是把课程教学搬到网络上那么简单。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网络教育,无论是高等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还是远程培训教育,都不同程度遇到了资金、技术、资源及赢利模式缺失的问题。参照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历程,出现信息化孤岛是企业信息化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教育行业做为特殊的企业,同样不可避免面临这样的问题。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开展多年,跟企业信息化一样,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在很多人眼里成了衡量学校硬件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信息化建设是“真金白银”的硬投入,而产出却是难以用数字计算的“软回报”。信息化建设如果仅从硬件投入的角度去考虑,似乎只要有钱就可以了。可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达到信息化与教学相结合,获得“软回报”,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在此,对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投入不做详细讨论,简单来说,掌握按需购买,量力而行的原则即可。

  什么是“软回报”?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家长的满意程度,学校的形象、竞争力或者直接说到招生人数。凡此种种都可以做为软回报的衡量标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获得各方满意的“软回报”。稍有计算机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没有了合适的软件,再昂贵的硬件设备不过是一堆摆设。在网络教学系统中,显然,教学资源就是我们的软件。

  传统教育是一种面对面的教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不管情况如何,不能选择,必须跟着这个班和这门课的教师,学完这门课。是一种相对被动的学习方法。以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说,一般的基础理论课,大部分学生不能坚持听完90分钟的课程。打瞌睡、看小说、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如上面所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学生不能选择,即便是不感兴趣的课程也必须坐在教室里。在物质与精神均极大丰富的今天,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网络教育能为学生构建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的、开放的、丰富的、友好的“资源超市”。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与兴趣、接受能力的快慢、个人时间的忙闲,为完成学业可以自行选择。简单的说就是把教育资源当做超市里的商品,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供学生自由选择。

  适合网络教育的资源有哪些呢?既然是信息化教育,显然首先想到的是超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早期的教育信息化恐怕都是从多媒体教室开始的。教师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动画代替原先的黑板粉笔,已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教师仍然占着主导地位。课件的选择,讲课的节奏均由任课老师掌握。而借助网络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把相关素材集中统一管理,以学生的选择为主导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还应该包括各学科的试题库、资料库,它能为学生提供日常或阶段性的测验,让学生了解、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另外,针对学习中的某些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过程中需要阐明的现象、实验和理论而制作一些小型课件。它们既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根据需要从中挑选课件供上课使用。

  综上所述,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超媒体素材、题库、课件组成的网络课程库。它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与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教师而言,个人的知识也将在这里得到极大的激活。对学生而言,可以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打开网络课程库,根据自己选修的专业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信息成为真正的资源的必要条件是信息管理,要是教育资源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关键就在于教育资源的管理,建设一个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因此对教育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和规划,是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前提。及哦啊与资源库的持续发展依赖于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几时更新,同时也依赖于所提供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在信息爆炸而经费有限的今天,如何做到教育资源的入库速度匹配信息发生的速度,如何保证入库资源的质量,是每个教育资源建设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这里也包括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教育资源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建设者能否善于联合各种机构和人员,能否以一种高效的工作方式合理地组织相关的机构和人才,即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多个单位多方面的通力协作。因此,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看似只与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负责部门有关,但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也是网络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部分。

  笔者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将近9年,在过去的几年间,计算机技术的变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同样的,我使用的教学资源的变化虽然谈不上日新月异但也变化很快。同一门课程的教材几乎每个学期都在变化。上面我们讨论的资源库显然也不能抛离这一点。在这个凡事提倡与时俱进的年代,不进步就意味着落后,所以,教学资源的更新是教学管理中的重点。试想,不管哪个学科,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恐怕在哪里都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笔者通过对自身不长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来看,不管是学校的管理层、教师还是学生,要全面接受网络教育恐怕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的观点是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网络教育为辅。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从职业教育的生源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不高。正如我前面所说,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吸引学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当前物质精神生活都极大丰富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不高。所以,不管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网络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不可小视的问题。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来看,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重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正如笔者在课堂上经常说的一样,希望自己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引导学生们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职业教育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技能。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反对迷信书本、深信权威。给予学生自己的思考空间,能主动的学习,做一些创造性的努力。并且希望这种方式的学习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成就感。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优秀多媒体课件可以与学生进行交互,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多重感官的刺激。由学生们控制计算机的输出,操作后可见的成果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就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声光动画效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笔者任教的其中一门课程,主要内容是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配置环境为全英文,并且,当中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理论普遍比较抗拒,但是却很喜欢配置的过程。为什么喜欢呢,是因为配置完成后可以利用命令直观的检查结果,很有成就感。通过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可以把配置环境通过网络教学系统模拟出来,学生们可以不需要面对复杂昂贵的设备,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练习。方便、简单、高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老师被认为是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只是顺的等待被知识灌装的容器或填塞知识的仓库,处于绝对服从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的浪潮给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把人类和教育带入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它带来的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转变自身角色,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老师主导功能,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

  网络教育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突破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和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和传统教学方相比,网络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①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②依托网络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③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学习的个性化;④增加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进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今天,依靠学校所学的知识已经明显不足,教学内容不仅难以涵盖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课堂教学方式也无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实施远程教育是世界网络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向。远程教学以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模式,学生可自主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并和教师进行远距离交流。传统的教材是单一的文字教材。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教材是多媒体可双向交流的教材,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各学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扩大了教育规模。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如中心电视大学开发的模拟法庭、会计实验、动植物养殖等,提供了逼真的、生动的学习和交流环境。教师利用这些软件组织教学,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学生可以参和到教学过程中实时提问或回答,并能立即得到明确的评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区域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网。网络教学提供了共享的资源,突破了学校的限制,使处在网络教学中的每个学生,都可通过Internet,享用优质的教育、教师资源信息,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利用网上的E-mail、BBS等交互方式提交作业,建立研讨中心,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学生的知识也将逐步增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统教学相比,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网上教学,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推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世界范围内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而借助于互联网,可以把各国的教育资源联系起来,供全球分享,使生活在教育资源贫乏国家的人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传统的学校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使得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发挥受到限制,致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网络教育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其主体地位。学生由单纯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索取,自我发展。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特长进行个体化学习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以充分发挥个性;此外,学生之间便捷通畅的交流通道也为协作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逐步形成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这种方式还答应学习者和教师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行交互,通过资源解决新问题,其学习进度是由参和合作的学习者共同决定的。这一合作学习形式兴驻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将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网络教育对以教师面授为主的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严重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每个人公平地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信息。如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在信息浪潮中健康成长,学校应当培养怎样的人,这是信息时代的教学所急需解决而不可回避的新问题。知识的迅速更新,还有学习化社会的来临,要求教学必须以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宗旨。教育,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和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改变自己的目标和职能,成为个人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指导者。

  网上信息资源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因为学生可能是各个年龄、各个行业的人,在网络化的条件下,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社会阅历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就应该有借助网络资源,了解学科前沿,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网上同行进行合作探究的能力等等。另外,网络教育应充分发挥计算机超强“记忆”的优势及互联网“点对点”的联结优势,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全面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因材施教。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可以是BBS、在线答疑等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全面沟通和互动,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网络化的教学能力有别于家教和教育软件,要求教师在挖掘人才潜力和培养人才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和家长在教育上的深层次需求,网络教育的概念才能够被广大用户接受。网络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些新的技能,如教师必须是一个有着使用计算机经验的人,了解如何在摄像机前授课,把握多种交流方式和多站点交互性授课的技巧等,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和练习中获得直接的经验。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考试成绩,现在,教学的基本职能变成为学习者服务,帮助学习者快速改进学习方式,出现了以学习需求满足度为核心的价值评定。传统教学重在使学生继续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记忆知识的程度来评价学习、评价教学,甚至来判定学生和教师的等级。而在网络教育中,教学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度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学生的注重、记忆、想象、思维、判定等认知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理解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信息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已经持续了300余年。它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单一的传播者,决定着教学的内容、方法、进程、质量等,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功能。然而,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非凡是网络教育时代的来临,原有的教师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角色正逐渐被其他新型的社会教育职业群体所分担和分解,教师职业“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纷争也日趋激烈。网络时代的教育,使教师的传统权威地位在逐步丧失。因此,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已成为时代推动教育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网络教学中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仍然需要教师来指导选择、组织设计和实施。教师要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制作以及教学过程的评价等活动,目的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内在基础为出发点,探究如何恰当地组织学习方式、设计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愉快而奋发的心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能充分体出组织者、设计者的角色。同时,网络教育淡化了传统教师的信息源或传播者的单一角色,突出现代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导航员和指导者角色。面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实,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整合知识,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信息海洋中自由自主地航行。

  网络教育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也是“信息本位教学”。人们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网络也为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在为教和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泉的同时也生产了大量的“信息垃圾”,造成了信息污染,严重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一些虚假的知识信息具有蒙蔽性,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样,一方面有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断将获取的大量信息转化为知识,更快地进行知识积累,加快自己智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一部分并不具有相应知识结构的人来说,他们所接受的大量信息只被作为生活服务和娱乐,没有成为增长聪明、积累知识的有效资源。因此,对网上信息的选择和判定至关重要。在信息和学习者之间应构筑一道“防火墙”,用于甄选信息、减轻甚至杜绝网络传播的负面效应。教师则能够准确及时地对知识信息进行甄选把关,指导学生选择知识信息,实施“防火墙”的职能。除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熟悉社会现实,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这种帮助、引导是即时的、现场的,是网络无法完成的,惟有教师的经验和聪明方能胜任。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简·皮亚杰,强调作为促进者的教师,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和此相应,学习活动的性质便是同化信息并形成新的图式和(智力)操作去应付新的经验,对物质的、社会的和智力上的发现进行反思。网络时代又是一个变化快的社会,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人们心理上的新问题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要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新问题。网络在这一领域的“无能”表现促使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品德、心理和人格的发展。这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心灵和精神上的新问题,对现实社会中价值、规范的认同情况和期待,使教师角色定位为一位行为的诊断者,心理的咨询者、辅导者,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3.3改变教育观念,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大家的教育观念及思维逻辑。教师假如熟悉不到信息社会的来临,不能更新观念,则无法适应21世纪的信息社会和教育改革。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也发生革命性的质变。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并且半衰期愈来愈短,知识积累型人才也显得更为重要,信息社会急切需要具有高度创造性、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的新型人才。所以,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更要注重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将给教育带来勃勃生气。当前很多学校都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但是,有的仍然停留在纯技术的运用和探索上,我们应该不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更要把它作为学生的学具,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新建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此种学习环境正是信息社会中的教育环境。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由此看出,学习情景的创设对学习的成功至关重要。因而,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营造真实的学习情景,展示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引导学习者从多种途径进行学习,为学生创设环境,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1王里平.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长期以来,老师被认为是教学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只是顺的等待被知识灌装的容器或填塞知识的仓库,处于绝对服从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一系列高产品的迅猛发展,网络化的浪潮给人类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把人类和教育带入一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它带来的是整个教育思想、教育、教育、教育模式、教育过程的一场深刻革命。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转变自身角色,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老师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

  网络教育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突破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空束缚,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和传统教学方相比,网络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①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②依托网络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③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学习,促进学习的个性化;④增加了人们受教育的机会,进而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技术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今天,依靠学校所学的知识已经明显不足,教学内容不仅难以涵盖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课堂教学方式也无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技能。实施远程教育是世界网络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远程教学以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模式,学生可自主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并与教师进行远距离交流。传统的教材是单一的文字教材。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教材是多媒体可双向交流的教材,思想性、性、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各学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扩大了教育规模。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性、生动性。如中央电视大学开发的模拟法庭、实验、动植物养殖等,提供了逼真的、生动的学习和交流环境。教师利用这些软件组织教学,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组织与修改,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实时提问或回答,并能立即得到明确的评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教育的教育模式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教育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区域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网。网络教学提供了共享的资源,突破了学校的限制,使处在网络教学中的每个学生,都可通过Internet,享用优质的教育、教师资源信息,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利用网上的E-mail、BBS等交互方式提交作业,建立研讨中心,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学生的知识也将逐步增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传统教学相比,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网上教学,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推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世界范围内看,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而借助于互联网,可以把各国的教育资源联系起来,供全球分享,使生活在教育资源贫乏国家的人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传统的学校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使得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致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网络教育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其主体地位。学生由单纯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索取,自我发展。通过网络教学,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个体化学习和创新性自主学习,以充分发挥个性;此外,学生之间便捷通畅的交流通道也为协作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逐步形成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这种方式还允许学习者和教师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进行交互,通过资源解决,其学习进度是由参与合作的学习者共同决定的。这一合作学习形式兴驻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将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网络教育对以教师面授为主的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很大冲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每个人公平地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信息。如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能在信息浪潮中健康成长,学校应当培养怎样的人,这是信息时代的教学所急需解决而不可回避的问题。知识的迅速更新,还有学习化社会的来临,要求教学必须以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宗旨。教育,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业和;教育将深刻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指导者。

  网上信息资源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因为学生可能是各个年龄、各个行业的人,在网络化的条件下,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社会阅历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就应该有借助网络资源,了解学科前沿,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与网上同行进行合作的能力等等。另外,网络教育应充分发挥计算机超强“记忆”的优势及互联网“点对点”的联结优势,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全面互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因材施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是BBS、在线答疑等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全面沟通与互动,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网络化的教学能力有别于家教和教育软件,要求教师在挖掘人才潜力与培养人才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和家长在教育上的深层次需求,网络教育的概念才能够被广大用户接受。网络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些新的技能,如教师必须是一个有着使用计算机经验的人,了解如何在摄像机前授课,掌握多种交流方式和多站点交互性授课的技巧等,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和练习中获得直接的经验。

  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成绩,现在,教学的基本职能变成为者服务,帮助学习者快速改进学习方式,出现了以学习需求满足度为核心的价值评定。传统教学重在使学生继承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记忆知识的程度来评价学习、评价教学,甚至来判定学生和教师的等级。而在中,教学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度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理解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信息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学的重要标准。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的产物,已经持续了300余年。它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单一的传播者,决定着教学的、、进程、质量等,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特别是网络教育的来临,原有的教师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角色正逐渐被其他新型的社会教育职业群体所分担和分解,教师职业“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纷争也日趋激烈。网络时代的教育,使教师的传统权威地位在逐步丧失。因此,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已成为时代推动教育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网络教学中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仍然需要教师来指导选择、组织设计和实施。教师要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制作以及教学过程的评价等活动,目的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内在基础为出发点,如何恰当地组织学习方式、设计教学信息,使学生在愉快而奋发的心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能充分体出组织者、设计者的角色。同时,网络教育淡化了传统教师的信息源或传播者的单一角色,突出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导航员和指导者角色。面对网络环境中知识爆炸、信息激增的现实,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机和网络,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和检索知识,教会他们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知识,组织知识,整合知识,指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信息海洋中自由自主地航行。

  网络教育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也是“信息本位教学”。人们只要进入网络,就可以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网络也为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强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在为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源泉的同时也生产了大量的“信息垃圾”,造成了信息污染,严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一些虚假的知识信息具有蒙蔽性,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这样,一方面有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断将获取的大量信息转化为知识,更快地进行知识积累,加快自己智力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一部分并不具有相应知识结构的人来说,他们所接受的大量信息只被作为生活服务和娱乐,没有成为增长智慧、积累知识的有效资源。因此,对网上信息的选择与判断至关重要。在信息与学习者之间应构筑一道“防火墙”,用于甄选信息、减轻甚至杜绝网络传播的负面效应。教师则能够准确及时地对知识信息进行甄选把关,指导学生选择知识信息,实施“防火墙”的职能。除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现实,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这种帮助、引导是即时的、现场的,是网络无法完成的,惟有教师的经验和智慧方能胜任。认知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简·皮亚杰,强调作为促进者的教师,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与此相应,学习活动的性质便是同化信息并形成新的图式和(智力)操作去应付新的经验,对物质的、社会的和智力上的发现进行反思。网络时代又是一个变化快的社会,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人们心理上的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中,要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网络在这一领域的“无能”表现促使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品德、心理和人格的发展。这需要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心灵和精神上的问题,对现实社会中价值、规范的认同情况和期待,使教师角色定位为一位行为的诊断者,心理的咨询者、辅导者,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云计算技术作为新时代下的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快速处理与移动应用[1]。要解决形式上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问题并不困难,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为各种基本数据格式两两之间开发一个转换器,因为流行的数据格式数量不多,并且转换规则明确,这是一个只要投入一定人力就能解决的问题[2]。但语义上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比较复杂,尤其是针对变量的网络教育数据。因此,本文进行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研究。

  (一)捕获变量网络教育数据。运用数据捕获层,捕获变量网络教育数据,数据捕获不仅针对标题,还对数据内容进行语义识别,分析其中的内容是否为教育数据资源,且是否含有敏感关键词等不适于教育传播的内容。分析识别捕获的运算量巨大,因此设计了采用云平台,利用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解决语义识别和关键字检索的功能需求。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的数据整合层建立一个数据中心,用来存储变量网络教育数据[3]。设计数据中心最大优势在于具有数据中心日志,可以通过数据中心日志来记录捕获变更序列,完成变量网络教育数据精准捕获。在捕获数据后,需要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验证,保证是完整有效的数据段。(二)建立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总体技术架构。本文基于云计算进行校园网拓扑结构组建以及网络教育数据安全设置,对网络教育数据进行集成与管理。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总体技术架构中,数据中心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单元,数据的分析整理与分类标识全部在数据中心完成,终端用户通过与数据中心的信息交互,提出希望获取的信息关键词,完成在数据库中的搜索,数据中心将终端用户感兴趣的数据信息以及通过智能分析后与本次搜索相关度高的信息以列表的形式推送给终端用户,再根据用户的选择链接到指定网络教育数据信息地址。数据中心字段设置具体信息,指向教育数据的种类与类型,并以关键字的形式加以区分。对控制字段的分析管理可以基于云计算技术在数据中心建立一个变量网络教育数据表,用来存储捕获变量网络教育数据。便于数据库日志的记录以及数据分析终端对网络教育数据的综合分析。(三)完成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设计。为保证网络教育数据资源的更新性与实用性,数据中心的数据需要实时更新,并对其内容的正确性加以校正。分析过程中引入使用者评分规则,由最终用户对网络教育数据资源的实用性、完整性、有效性和精美度进行评价,通过用户的视角对网络上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数据资源加以遴选,剔除糟粕,保留精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改进,为学习者提供纯净、优质的网络教育数据资源。在网络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根据用户使用体验的评分,完成对同类教育数据资源的排序,以及用户使用中的周边功能推送,为用户提供选择方向和选择推荐。至此,完成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设计。

  为了验证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的实用性与先进性,以实验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对数据分析平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数据捕获能力、数据分析评价能力以及用户使用体验。其中数据捕获能力是云计算平台的核心优势能力,也是重点考核的指标;同时由于是云平台计算技术,其对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也是重点考核对象。(一)实验准备。本次实验旨在模拟生成的网络教育数据集中测试CPO的性能,测试内容为两种分析平台的内存占用率。实验共采集10000组网络教育数据,中间含有重复的数据。分别采用传统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和本文设计的分析平台进行实验,设置传统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为对照组。在保证实验一致性的前提下,将实验总次数设定为60次网络教育范文10篇,进行对比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二)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采集实验数据,将两种分析平台的内存占用率进行对比,整理实验数据利用PHOTOS静态图的方式进行显示。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如下的结论:云计算分析平台对指定类型数据的捕获能力均在92%以上,且内存占用率越低其平台自身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能力也就越强。基于云计算的分析平台的内存占用率最低可达19.93,对照组为60.01,以此证明设计平台在内存占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捕获变量网络教育数据,实现对网络教育数据进行精准分析。

  网络教育数据的分析能力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个人都很重要,针对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可以大幅度降低平台的内存占用率,实现传统的分析平台所不能实现的目标。综上所诉,可以认为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育数据分析平台是网络教育数据分析的核心技术,为网络教育数据分析提供学术意义。

  [2]赵月爱,张丽.基于云计算虚拟化平台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改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9):93-95.

  采访伊始,顾院长首先就点明:明确概念是认识问题的前提。他指出,目前有很多人总是把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完全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这二者在实践中有关联,但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在于“远程”,也就是说在远距离环境中实现教与学的目的,其实施手段也多种多样,如卫星网、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等。而网络教育,他认为目前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展的一全新的教育模式。网络教育不仅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实现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有就是网络教育与校园局域网,实际上校园网如同互联网一样,只是实施网络教育的一种硬件环境。

  顾院长还强调,我们所说的网络教育主要是指大学的网络教育,而不是中小学的网络教育。由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的区别,二者在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向上有本质上的差别。

  从技术手段看,当前国内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最多使用的是通过卫星和电信网通讯传输视频,教与学可以互动,虽有双向功能,但实际上还是单向使用;再有就是利用有线电视;还有的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事实上大部分学校是多种形式的结合。但各校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与其自身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密切相关的。由于技术手段的不同特点,视频教学要求以定时定点集中授课为主,这种模式适用于自主性较弱的人群,其学生通常为应届高中毕业生。而互联网教育使得在家庭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这种模式适用于学习目的较强、自控力较大的人,目前其学生主要是在职人员。以人大网院为例,自1997年开始人大网院就把办学方向定位在在职人员教育上,相应地也就把技术路线落点在互联网上;此外采用这种教育方式也与网络教育的优点分不开。因为视频、有线电视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够。而网络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学校的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交互;特别是在学习的地点和时间安排上,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

  顾院长指出,教育也存在需求,教育形式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做出调整。改革开放以后,函授教育脱离了国家政策的保护伞,在远距离教育下,学员到函授点参加面授课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函授教育的生存也就出现了问题。这必然产生改革要求,寻求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线曙光。网络教育因为能保证学员较自主的安排时间、地点,由此应运而生。人大建立网络教育学院有其自身的历史,人大是国内最早开展函授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从最直接的角度看,人大网院恰恰是为了解决函授教育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

  不仅如此,网络教育还带来了高等教育的一场变革,这也是为什么在高等教育普及率已经相当高的西方发达国家里,网络教育仍然抢手的主要原因。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知识积累,对知识的需求也各异。但在传统教育体制下,由于同一课堂讲授的现实,学生的具体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甚至个性得到压制与消磨。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犹如一条产品生产线,强学过程的统一质量、统一规格,而很难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顾院长指出,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对技术的依赖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如同工业时代蒸汽机的出现,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对教育事业也具有变革性的意义。网络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各取所需、各掘其能;教师通过将教案、课件移植到网上,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使得自己的教学更加方便有效。网络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的方。